關注Facebook粉絲團北歐風格館許久的廖小姐表示「房子租久了也租出了感情,我們希望能夠透過裝潢上的調整,讓空間運用更加舒適,功能更加齊全,」很幸運的我們找到了北歐建築團隊!
屋主需求:
- 要有開放式的空間能夠招待親友來訪。
- 需有在家辦公空間,希望能夠像咖啡廳一樣的氛圍。
- 需要安祖先牌位的位置。
- 希望能夠增加家中收納空間。
位處台北市精華地段,建物原有結構為三房一廳,公共空間部分採開放式佈局,僅用樑柱區隔客廳與工作區域。由於屋主廖小姐會定期在家中舉辦朋友聚會,顧慮到兒子在家辦公對於隱私的需求,如何在兩者中取得平衡,成了設計師最主要的考量。此外,考慮到現有櫃體無法滿足屋主的使用需求,如何運用既有格局優勢增加收納空間,同時達到妝點環境的效果,也是設計師的另一項挑戰。
▲規劃平面圖
首先,在不影響既有結構的情況下,利用樑柱位置所構成的牆面將開放空間劃分為客廳與工作區域,讓屋主與朋友歡聚的同時,在另外一頭工作的兒子不會受到干擾。
另外,工作區域部分為營造出兒子所期望的如同咖啡廳一般的愜意氛圍,燈具刻意選用霧黑加工的鐵件質材,與屋主自行挑選的木質傢俱相輔相成,勾勒出隨性雅痞的工業風。
▲ 透過油漆與後加工方式展現系統櫃材質的多樣化,增加視覺驚喜。
▲ 活用跳色原則改變系統櫃給人單調的印象。
與屋主溝通過後,對方希望能透過簡約與功能兼具的方式美化原有居家環境,於是設計師巧妙運用系統櫃體,搭配上不規則色系深淺變化與質材轉換,堆疊出層次與質感,跳脫系統櫃以往給人平凡單調的印象,不僅在視覺上達到耳目一新的效果,也大大增加收納規劃的可能性。
▲ 以俐落的線條勾勒空間輪廓。
▲ 運用水泥色系的層板劃分牆面,展現視覺層次的同時也增加了收納功能。
為建構出溫馨簡約的氛圍並搭配既有木紋塑膠地磚,設計師捨棄繁複的線條,應用自然原始色系為主要基調,混搭背牆跳色如淺綠色或水泥色板等等,透過化繁為簡的設計手法,重新規劃生活動線,強化使用者與空間以及使用者與使用者之間的互動關係,加深環境友善感。
以多數北歐室內設計為例,探究使用者性格,撰寫空間故事,彰顯環境特性,並從中萃取出獨一無二的設計元素是很常見的。在訪談的過程中,設計師體會到屋主對於兒子深切的期盼以及兒子對於未來的無限展望,於是將抽象的想法具體呈現在裝潢的細節上,例如隔間牆面的線條、客廳側邊拉門的簍空以及系統櫃的斜切面,營造出養精蓄銳迎向挑戰的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在側邊拉門的製作上,設計師貼心的將屋主與兒子的英文名字字首R&J帶進設計中,並將造型塑造成大樹形象,如同樹枝萌芽般的線條延伸至客廳吊櫃,優雅地將大自然與生命力融合到裝潢結構中。
▲ 將既有空間的優勢,透過設計手法與動線規劃發揮到最大值。
▲ 木質百葉窗讓整體氛圍更加溫潤質樸。
由於房子本身坐向關係,午後的陽光輕巧灑落在客廳的木紋塑膠地磚上。體認到建物結構本身優勢,設計師刻意選用漆白處理的木質百葉窗將光線引導至室內,除了與其他元素相互搭襯,構築出更加細緻的居家空間,也能讓身處城市中心的人們感受到來自大自然最溫暖的感動。
CONCEPT北歐建築
聯絡資訊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二段32巷19號1樓
電話:+886 2 2706-5589
傳真:+886 2 2706-3806
<線上諮詢 >請按我